一、工作目标
至2024年底,居民普遍参与垃圾分类,公共机构、经营区域、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90%以上,全面巩固提升源头分类实效;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稳定保持在4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稳定保持在80%以上,促进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巩固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厨余垃圾分出率稳定保持在25%以上,实现厨余垃圾全量收运;有害垃圾收集量占生活垃圾清运量比例不低于0.1‰,落实有害垃圾贮存点日常规范化管理;市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持续营造“垃圾分类就是低碳生活新时尚”的浓厚氛围。
二、重点任务
(一)巩固提升源头分类实效:1.巩固落实分类标准体系。2.提升居民小区分类品质。3.建立低分小区常态治理机制。4.提升“三类场所”垃圾分类质效。5.提升市民参与度和获得感。
(二)完善分类运行体系建设:1.强化分类收运规范管理。2.促进分类处理设施规范运行。3.健全建筑(装修)垃圾收运处体系。4.完善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5.规范有害垃圾全程分类管理。
(三)夯实行业管理职责:1.强化行业条线督查管理。2.落实物业企业主体责任。3.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四)深化常态长效管理机制:1.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和社区治理能力。2.持续深化宣传引导和校园教育。3.提升重点领域执法效能。4.加强智慧化监管运用。5.深入开展农村分类治理。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以“双组长”制为核心,巩固好镇工作专班机制,建立联合检查及定期通报机制。
(二)强化资金保障。持续强化各级资金配套,加强对投放点提升改造、收集运输装备更新、可回收物体系标准化建设等资金支持。
(三)强化监督评价。持续将垃圾分类实效评价结果纳入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内容。
(四)强化指导协作。制定年度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计划或方案,全年组织培训指导不低于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