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苏州市吴江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吴政办〔2024〕31号,以下简称《预案》),并于2024年4月23日正式实施。原《苏州市吴江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吴政办〔2020〕119号)同时废止。为宣传、贯彻、实施好《预案》,特解读如下:
《预案》适用于吴江区境内突发地质灾害的应对工作,是指导和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规范性文件。此次修订是为适应当前应急管理的新形势、新变化,结合本区实际情况,有效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一、修订背景
近年来,吴江区应急管理领域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职能转变、机构调整。在应急预案实践和演练过程中,现有《预案》暴露出应急处置责任模糊、应急措施针对性不强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成效。
在此背景下,《苏州市吴江区“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提出通过“完善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建设”以“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健全势在必行。结合吴江区工作实际,对《预案》进行修订,以提高本区应对和处置突发地质灾害能力,确保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修订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苏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苏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苏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结合本区实际修订本预案。
三、修订过程
《预案》修订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是准备工作阶段。2023年4月,吴江区应急管理局明确《预案》修订思路。5月,项目组开展资料收集与整理,对本区突发地质灾害现状和应对经验进行调研。
二是形成初稿阶段。2023年6月至9月,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对照机构改革后更新的应急工作体制机制和部门职责,结合吴江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实践,形成《预案》初稿。
三是征求意见阶段。2023年10月,征求各区级层面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涉及单位意见,对于提出的修改意见,项目组作了充分吸收并进行了有效沟通,达成一致意见。2023年10月16日,组织专家评审,对《预案》进一步修改完善。
四、修订内容
新修订的《预案》分为9章,分别从总则、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突发地质灾害等级、预防和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后期处置、应急保障、附则、附件等方面对本区应对突发地质灾害作了说明。相较于2020版《预案》,此版《预案》的主要变化体现在:
一是新增吴江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的相关内容,对吴江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进行梳理与整合,从区、各区镇(街道)层面划分预案体系,树立大安全理念,构建大应急框架,建立上下协同的应急机制。
二是进一步梳理区应急指挥部、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区应急指挥部现场工作组等组织机构的成员构成、工作职责,便于高效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提升本区突发地质灾害方面的应急管理能力。
三是对原有应急响应流程进行优化,对信息接报、先期处置等环节作了说明,使应急流程更加体现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新增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明白卡,分为应急指挥部明白卡和应急工作组明白卡两种类型,将《预案》中灾害分级、应急响应流程等应急关键信息进行整合,有利于本区在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指挥调度,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苏州市吴江区行政区域内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山体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突发地质灾害应对工作。若边界发生突发地质灾害,及时上报苏州市应急办,联合相关区域共同开展应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