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
2024年,松陵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责任担当,不断推进党委领导法治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各项任务,以贯彻落实“一规划两方案”为工作推进方向,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为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街工作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现就街道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4年度松陵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小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全面落实党工委学法计划。街道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年度学法内容,做到一体学习领会、一体指导实践、一体推动落实。按计划落实《2024年度松陵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学法计划》,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苏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发挥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的示范引领作用,并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年度述职重要内容。二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学法安排。党工委每年听取1次各科室及各村(社区)关于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内容包括运用法治思维维护营商环境,利用法治方式服务和保障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立足街道实际,分领域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累计发放《纪律条例》3675册,开展日常学习300余次,书记上党课100余次。通过学习与工作、实践相融合,不断提升党组织党员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认识水平。三是积极开展一系列学法活动。学法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公共法律服务站、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主战场,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员法治思维。通过搭建22个“红色议事厅”小区共商共治平台、建设21个小区“海棠红•幸福里”,不定期组织开展学习调研,创新以居民小区为基础单元的小区自治和社区共治机制,目前已解决小区停车难、非机动车充电难、建筑垃圾池改造等1000余件民生实事。发布《松陵街道海棠先锋(微网格联络员)考核工作管理方案(试行)》,选聘445名优秀人员担任微网格联络员充实一线工作力量、延伸基层治理触角,进一步畅通居民学法渠道,强化基层学法穿透力。切实增强学法实效,推进全民学法守法,持续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树立法治思维,优化依法行政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各项制度,提升依法治理水平。2024年2月、9月松陵街道分别召开党工委第一次、第二次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听取《苏州市吴江区松陵街道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吴松街发〔2024〕2号)并完成2023年街道法治政府工作报告挂吴江区人民政府官网公示工作,发文《松陵街道2024年度学法工作计划》《关于成立松陵街道法制审核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及《关于建立法治薄弱村(社区)排查整治街道级工作专班的通知》等文件,推进法治关爱民生行活动实事项目——城区物业法律服务站建设,“共筑家园”推动城区物业高效解纠——被苏州市委依法治市办确定为2024年“关爱民生法治行”法治惠民活动典型项目。二是加快职能转变,强化考核监督机制。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依法履职全过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动东太湖度假区人大代表联席会议制度落实。顺利完成松陵街道第二届议政代表第四次、第五次会议,票决产生了2024年街道民生实事项目10项,新增街道议政代表18人。认真组织区代表参加区人代会第十七届三次会议、四次会议,提交议案、意见建议共28条。街道第二届第四次会议共收到代表建议意见12件,目前已全部办结。围绕安全生产、乡村振兴、防汛防洪等方面开展视察和调研活动32次、收集议政代表意见建议80多条,办理满意率达到了98%以上。三是落实依法行政,健全重大决策机制。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查和发布程序,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和公开发布机制。制定吴江区松陵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办法,指导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坚持“文不过夜、事不过周”,规范收发文、用印、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和办理程序。强化会议管理,提高会议质量,规范会务服务,会后及时与有关部门对接协调,落实会议事项。严格对照《若干规定》明确的七个方面要求,进一步推进基层减负落地见效。依托吴江区重大行政决策平台,强化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记录、立卷归档、备案监督和档案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司法所长列席党政办公会议。
(三)强化依法理念,谋划行政服务工作职责
一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重点开展执法记录仪使用规范的落实工作,增购1台可同时采集10台记录仪的信息采集器,制定记录仪的使用制度,采用集中查看和突击检查,开展多次专项检查。今年以来,共预审讨论案件180起,由街道案审会讨论重大案件12起,进一步规范了案件办理程序。同时,进行了1次公开听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切实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做到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二是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根据“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相关要求,合理规划事项办理的流程、岗位、权限和对应人员,定岗定责定事项定流程。按照“全科窗口”模式,统筹综窗人员使用,做好业务培训、权限开通,使窗口人员具备多部门事项办理能力。创新启用“潮汐窗口”,提高办事效率。有序分流办事群众,增强了中心应对短时大量业务的弹性,提高窗口的灵活性、服务效率及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推广信息公开工作,以公开强监督、树形象、提效率,全力打造“阳光政务”。全年办件61700件,其中行政许可类197件,办结率100%,医保报销全年累计办理金额1700万元,准确率99.63%。接听群众咨询电话4832次,通过线上答疑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三是推动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充分发挥以公开促落实、优服务、强监管作用,今年以来,共公开信息155条,收到并答复依申请公开26条。持续深化主动公开力量,完成2024年主动公开目录整理工作。依托街道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加大主动公开力度,扩大理论宣传渗透力,累计发布宣传报道356篇,阅读总量593927次,平均阅读量1668(同比增加71%)次,累计新增粉丝6183(同比增加194%)人。荣获2023年度苏州市“政务新媒体优秀账号”。区级各类主流新媒体宣传报道27篇,市级宣传报道28篇,省级媒体报道27篇,学习强国报道9篇(其中3篇获得全国平台推广)。
(四)提升执法意识,打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小微执法”不断深化。通过“微执法”严格治理“五乱”现象,引导市民养成文明习惯,力求通过微治理、精管理创出大文明,迈向高质量。开展个性化店招征集服务,为12户商家提供个性化店招广告服务。在“城商联盟”基础上,盛家厍和CBD商圈开展店家外摆及灯光夜景设置,建立城市爱心驿站6家,邀请辖区物业和商户积极参与,拉近与商户的距离。针对餐饮店背面的油污污染问题,协调部门进行专人清洗。配合物管部门,做好24个动迁安置小区整治的行政执法保障工作,聚焦小区车辆乱停、楼道杂物乱放、生活垃圾未分类等问题,协助环卫、物业公司清理堆放、规范停车、有序查处。“城警联动”持之以恒。加强综合执法、派出所、交警三方执法联动优势,加大日常巡查,对乱设摊点、乱停乱放、偷倒垃圾等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制定松陵街道流动摊专项整治方案,疏堵结合,设置绿地太湖城东门西侧等7个自产自销疏导点,设置吾悦广场周边等5个夜宵摊点,设置芦荡路天健项目等6个工地摊点。全路段巡查和定人定时守点相结合,对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重点路段等12个流动摊贩易聚集点位开展集中整治和管理。今年以来,共查抄机动车违停约35426辆,非机动车违停拖移1572辆,汽车拖移88辆。对美团电动车的不规范停放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教育店外占道经营217家,查处92起。排查辖区内大型户外广告249处,均无安全隐患。“城市管理”执法有度。强化对辖区内15家渣土运输企业服务和管理,坚持“先审批后处置”原则,确保所有渣土处置项目及时申报会审。严格落实一案三查,实现5个出土工地一工地一联络人制度。强化部门协同,用好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成功查获“4.18”渣土倾倒案件,涉案8辆涂抹车牌运输车辆所属3家运输企业被立案查处。对江新村动迁地块、梅石路调配场、部队农场卸土点等重点点位采用现场巡查+无人机巡航相结合,严查乱倒垃圾行为。今年以来,备案出土项目14个,出土约110万方,申请消纳点9个,消纳20.5万方。查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各类违法处置案件33件,罚款17.11万元。查处渣土车辆车轮带泥行驶污染路面及未密闭运输违法案件26件,罚款金额3.15万元。“安全生产”常抓不懈。针对街道79家机械加工企业和11家危化品企业,累计开展检查490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652个,立案处罚3起,罚款11.2万元,上述企业全部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今年列入三级政府挂牌督办重大隐患项目2个,均为镇级,已全部整改完成。推动安全生产工业企业“六化建设”,79家企业全部完成“实体化”“全员化”“手册化”建设;行业监管部门已落实“网格化”“专业化”建设,“数字化”建设正不断推进中。二是纠纷平台诉源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智能支撑,搭建了以街道“矛调中心”为中枢,25个村(社区)矛调中心为支撑的联动解纷阵地,打造了“一个中心、两大平台、四级联调”的松陵矛调经验。推动纠纷解决从部门“单打独奏”向“多调联动”转变,构建矛盾纠纷处置全周期闭环。全年街道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422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653件,调解成功率99.3%,调解协议涉及金额1403万余元,调处重点死亡疑难等纠纷13起。发挥3+N联调联处工作机制作用,积极开展群体性诉前调解研讨会6次。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深入细致做好102名社区矫正对象及173名安置帮教对象相关工作,确保六个不发生。三是法治宣传常抓常新。结合“4.8司法日”“12.4宪法日”“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民法典宣传月”,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直播带货中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等法治直播活动5期,拍摄法治微视频4期,其中法治微视频作品“见义勇为”篇、“环境保护”篇荣获苏城法韵优秀奖。完成紫云花苑、萃雅苑法治氛围布置,打造湖滨华城法律援助站及三船港法治小区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松陵建设。积极开展企业法律沙龙、法律法规专题培训等活动,大力培育“法律明白人”和“学法中心户”,结合法律顾问大讲堂培训法律明白人500余人次。培育村(社区)“援法议事”品牌15个。
二、2025年度松陵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一是推进依法治街,增强干部法治理念。全面落实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街道党工委中心组专题学法,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政班子会议重要内容。积极谋划年度学法计划,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牢固树立宪法权威,注重通过法治实践,促进党员干部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从而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二是规范行政执法,加快法治社会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三项制度,建设优良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权力事项上网运行督导力度。强化司法所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办法,开展“伴随式”执法、案卷评查等监督活动,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行政执法行为的社会满意度。依托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调中心融合建设,全面依法处置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努力让群众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不断提升吴江主城区诉源治理服务水平。
三是提升法治宣传,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体部署,制定实施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利用支部“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时机开展法治宣传和学习。以“八五”普法收官之年为契机,以“4.8司法日”为起点,全面实施《苏州市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结合街道实际,分类开展基层法治建设提升工作,实施国家工作人员“尊法赋能”、青少年“学法护航”、市场主体“守法致远”、 村(居)民“用法安居”四大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反校园欺凌条例宣传,开展法治进暑期班活动。打造松陵法治微视频集、垂虹法治直播间工作品牌,通过创新小巧灵法治产品,实现法治宣传大效果。
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松陵街道办事处
2025年1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