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吴江市巩固小康建设成果、率先向基本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编制好“十一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对于推动吴江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时期吴江妇女事业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2001年,吴江市按照《江苏省妇女发展规划(2001~2005年)》和《苏州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05年)》的要求,制定颁布了《吴江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05年)》。五年来,我市妇女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
妇女参与经济活动更加广泛。各级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保障妇女获得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机会、共享经济资源和社会发展成果,作为推进性别平等的首要目标和优先领域。城镇单位女性的就业比重逐年提高,2005年,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22万人,其中女职工11.07万人,在岗职工中女职工比例达50.32%,比2000年提高了2.67个百分点。女性涉足高新技术领域、新经济领域人数不断增加,在新兴产业和科教文卫领域从业人员的女性比例逐年上升,至2005年底,我市女性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5%。全市城镇妇女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高。2005年,城镇女职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达98.5%,98.4%,98.4%,98.4%;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中女性的比例均超过了50%。积极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为女职工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妇女参政议政能力明显增强。2005年,党政班子及市人大领导班子中各配备了至少1名女干部,市管副科级以上女干部占领导干部总数的11.3%。市政府部门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65.5%,10个镇党政班子全部配备了女干部,镇党政正职女干部比例占了同职干部的20%。党代会、人代会中的女代表、女委员的比例均超过了规定要求,五年来,随着我市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和政治素质的不断增强,女性参政议政比例明显提高。
妇女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得到巩固提高。“十五”期间,我市积极实施“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有效地保障了妇女、女童受教育的权利。2005年,全市3-6岁儿童入园率达98.5%,其中女童98.6%;全市小学适龄女生净入学率、小学五年巩固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为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9.99%,高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达96%。大力发展妇女终身教育事业,“十五”期间,我市第一所本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吴江职业技术学院的成立,为成人教育和女性职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005年,我市各类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均比2000年有了大幅增长。
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得到稳步推进。“十五”期间,我市筹建了公共卫生中心和妇幼与生殖保健中心,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8个;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全市10个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配备率连续5年达100%,以镇为单位农村妇女保健覆盖率达100%;孕产妇保健管理率为96.50%;妇女病普查率有了明显提高,2005年为84.26%,比2000年提高了44.46个百分点,孕产妇死亡率11.74/10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连年保持在99.9%以上。吴江市成功创建为江苏省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市,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妇女依法享有的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以及《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得到广泛宣传贯彻,建立健全了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全市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的机构有3个,人民陪审员40名。“十五”期间,得到法律援助的妇女儿童人数为149人。
妇女生存发展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2005年末,全市无害化厕所普比率从“九五”期间的62.11%提高到86%,自来水普及率达99.85%以上,3个镇创建为国家级卫生镇,157个村创建成为省级卫生村,妇女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环境得到明显优化。
五年来,我市坚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妇女儿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妇女儿童生存环境不断优化,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新发展,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与吴江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建设和谐吴江的内在要求和宏伟目标来比,吴江妇女事业的发展还存在明显不足,妇女事业发展的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妇女劳动就业及平等占有经济、社会资源仍存在困难,两性收入差距需要进一步缩小;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有待加强,贫困妇女群体需要更多关心;妇女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妇幼卫生保健特别是外来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需要进一步加强,外来孕产妇死亡率偏高;婚前医学检查率随取消强制婚检直线下降,婚检宣传面需要进一步深化;高中教师高一层次学历偏低,教育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社会丑恶现象时有发生,妇女权益维护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吴江市“十一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一五”时期,吴江妇女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深入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继续把与妇女生存、保护和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政治、经济、教育、健康、法律和环境作为妇女发展的优先领域,加快妇女事业率先发展,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平等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共享社会文明成果,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全面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吴江中的作用。
“十一五”时期,吴江市妇女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促进男女平等、两性和谐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加快发展妇女事业。促进妇女平等就业,不断提高妇女社会经济地位;积极推进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拓宽妇女民主参与的渠道;巩固妇女受教育成果,提高妇女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优化妇女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全面促进妇女事业与吴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到2010年,我市妇女发展水平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重点领域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二)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1.妇女与经济
主要目标: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和共享资源的权利;促进男女平等就业与同工同酬同保险政策的落实,切实维护妇女的劳动保障权益;切实减少贫困妇女数量。
(1)保障妇女获得平等参与经济活动和共享资源的权利和机会。
——消除就业歧视,保障男女同工同酬、同保险
——全市女性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达4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低于50%
(2)全面拓宽妇女就业领域,引导鼓励妇女自主创业。
——提高女性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比例
——统筹城乡就业,引导农村女性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
——为残疾妇女提供各种就业服务,使城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女性就业率逐年提高
(3)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险权利。
——保障城镇女性从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职工生育保险的权利,参保率达到98%以上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中女性的参保率不低于90%
——扩大社会保险人群,扩大女职工参与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做到分类施保、应保尽保
(4)保障女职工享有特殊劳动保护。
——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率达到80%以上
(5)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城乡贫困妇女脱贫致富。
策略措施:
(1)明确政府促进妇女就业的责任,完善性别平等就业政策。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劳动力市场秩序,健全以女性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机制,鼓励妇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
(2)贯彻落实促进女性平等就业的法律制度,加大对《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执法监督力度,逐步消除招工、招聘中的性别歧视。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消除同工不同酬现象,切实保障女性享有平等的劳动就业与分配权。在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和现代服务业进程中,为妇女创造更加良好的自主创业、企业就业和流动就业的环境,增加妇女就业机会,扩大女性就业容量。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女大学生充分就业。
(3)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方针。建立城乡劳动力公平竞争、同工同酬、同等待遇的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依法维护进城务工妇女的合法权益。
(4)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她们在发展高效外向、生态观光农业以及在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农村妇女整体收入水平。保障农村妇女在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征用补偿费分配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
(5)建立鼓励妇女创业、促进妇女就业的服务体系,为妇女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和扶持。建立健全政府出资购买工作岗位和培训成果机制、培训促进就业机制、创业就业激励机制和失业预警机制,充分发挥税费减免、就业服务补偿、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的整体效应,提高妇女创业成功率和就业竞争力。
(6)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加强对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和贯彻,推进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落实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措施,重点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的督查,严厉打击针对青年女性和女童的劳动剥削行为。
(7)加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探索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方式,探索生育保险医疗费用定额结算方式,充分利用医疗保险制度条件,做到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统一参保,实现两项保险在服务管理、网络体系和机构人员等方面的协调统一。
(8)加大对特殊女性群体的扶持力度,为低收入家庭、老年妇女、残疾妇女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提高残疾妇女和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率。
2.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主要目标: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及管理的水平;进一步增强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能力;继续扩大妇女群体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参与范围。
(1)各级党代会代表、人代会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的比例达到省、市有关文件的要求。
(2)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中女干部的比例。
——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各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
——市党委、政府工作部门50%的领导班子应配有女干部
——镇党政领导班子中至少各配备1名女干部
——担任党政领导班子正职的女干部数量要有所增加。镇党政正职女干部比例不低于同职干部的5%;35岁以下的镇(局)级女干部在同级干部中的数量要逐步增加
——企事业单位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女性比较集中的行业和单位要多选配一些女干部
——镇(局)级后备干部中女干部的比例不低于20%,男女后备干部的使用比例相当
(3)不断改善女干部队伍结构。
——提高女干部进入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艺术、法律等领域决策和管理层的比例
——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女性保持适当的比例
——新发展的党员中女性比例不低于30%
——鼓励女性积极参与基层民主选举,力争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中各有1名女委员,村党组织正副书记、村民委员会正副主任中有一定数量的女性
——改善女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增加高素质女干部的比例
(4)提高女性流动人口参与管理与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推进流动人口的属地管理,提高女性流动人口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策略措施:
(1)制定《2006~2010年吴江市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的工作规划》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列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党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定期组织督促检查,确保落到实处。保证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比例稳步提高。
(2)制定吴江市女性成才培养计划。建立覆盖面比较广泛的女性人才信息网络,建立“吴江市妇女人才数据库”,确保各级女后备人才比例逐年提高。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女性成才的培养规律。
(3)完善平等竞争机制和公务员管理制度,在选拔聘用干部、录用公务员和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时,要切实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在德才兼备的前提下女性优先”的原则,为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
(4)加强对女干部多层次、多方位的轮岗锻炼,选送高层次女干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建立学习型组织,根据女性自身特点和岗位需要,定期开展各类培训班、进修班、研讨班,着力培养妇女干部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妇女决策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5)鼓励引导妇女积极参与基层民主政治管理。发挥妇女在社区管理、村(社区)自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注重社区专职工作者和村民委员会中女委员能力培养和向其他重要岗位推荐使用。
(6)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代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使其成为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反映妇女群众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
(7)逐步建立健全涉及妇女权益政策法规制定的听政制度。在制定涉及妇女权益的政策法规时,听取各级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广大妇女群众和妇女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妇联选拔培养女干部的基地作用。
(8)提高全社会对妇女参与决策和社会事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力度,提高政府机构、公共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主动接纳女性的意识,为妇女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妇女与教育
主要目标:保障女性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特别关注和帮助流动女童实现义务教育的权利。巩固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保障女性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
——进一步巩固女性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例。高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等教育女生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
——开展性别观念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女性自强意识、创新意识、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女性人才队伍。
——巩固提高女大学生、女研究生比例
——逐步提高高级女技师的培养数量,全市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比例达到30%以上
(3)提高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提升女性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提高女性受教育年限,全市女性人均受教育年限不低于14.5年
——加强对农村妇女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技术员中女性比例达40%以上
(4)改善妇女特殊群体接受教育的状况。
——特别关注和帮助流动女童实现义务教育的权利
策略措施:
(1)在人才开发与培养战略中充分体现性别平等观念,将妇女受教育的主要目标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政策,保障女性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2)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基本建立起开放多样、高标准高质量的比较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女性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3)把女性人才培养作为全市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女性人才培养的力度,实施百万妇女培训工程,把提高女性的综合素质贯穿于教育和培训的各个环节,培养女性的创新精神、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高技能女性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4)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教育及培训制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政府补贴的专项培训中保证妇女占一定比例,提高她们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
(5)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教育和培训,从小培养性别平等意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社会适应能力。
(6)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群众参与的扶困助学格局,完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助学制度,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充分发挥慈善基金总会、春蕾助学基金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深化各种形式的社会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女学生完成学业。
4.妇女与健康
主要目标:妇女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和生殖保健服务;主要健康指标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妇女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
——开展妇女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注重和缓解妇女心理问题
——市镇妇幼保健机构健全率达100%
——以社区为单位,提高老年妇女保健知识普及率
——流动人口中的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
(2)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逐步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
——孕产妇保健管理率分别达到95%以上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户籍人口达99%以上,常住人口达95%以上
——孕产妇死亡率户籍人口控制在8/10万以下,常住人口控制在20/10万以下
——城乡妇女病普查率达到80%以上
——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有效率达85%以上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率达80%以上
(3)预防和控制妇女性病、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及发病率。
(4)关注和改善妇女的职业健康。
(5)提高妇女的健身意识,增强妇女身体素质。
策略措施:
(1)积极履行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公民健康权益的政府责任,切实把妇幼卫生事业放在重要位置,增加妇幼卫生投入,加强规划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服务能力。用于18周岁以上妇女的卫生保健经费人均不低于3元。
(2)将妇幼保健机构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健全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孕产妇救助绿色通道。全市分级设置妇幼保健机构,有条件的镇(开发区)卫生院建立妇产科、新生儿科。继续推进并不断完善流动孕产妇的限价分娩生育办法。
(3)加强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工作,使育龄妇女人人享有良好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在全国率先建立“依法管理、村(社区)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4)依法实施妇幼卫生全行业管理,进一步强化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准入制度,强化对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的监管。妇幼保健从业人员持证执业率达到100%。
(5)广泛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城乡妇女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妇女病普查。妇女病查治经费实行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
(6)加强妇女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高不同年龄、不同群体妇女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素质,特别关注和预防心理障碍对妇女造成的危害,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妇女心理咨询网络,有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立妇女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7)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广泛开展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传播和禁毒知识宣传,重点加强对服务行业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宣传和防控,减缓艾滋病传播。
(8)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农村镇和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广泛开展妇女健身运动,不断增强妇女健康意识,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9)认真执行有关法规和政策,坚决制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严厉打击残害、遗弃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将出生人口性别比例控制在正常范围。
5.妇女与法律
主要目标: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妇女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在立法、执法和司法过程中保障妇女各项合法权益的实现。
(1)制定和完善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开展维护妇女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社会普及率达到95%。
(2)保护妇女在诉讼中的各项合法权益,维护妇女平等的财产权和劳动权。
(3)加强对侵害妇女权益的预防、控制和打击,有效保护妇女的人身权利,禁止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暴力。严厉打击针对妇女的违法犯罪行为。
(4)建立妇女法律保护和救助的社会网络,对符合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女性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的比例达到100%。
策略措施:
(1)加大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执法监督力度。强化司法和执法监督,有效预防并严厉打击各种针对女性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惩治强奸、拐卖、抢劫、贩毒、组织卖淫等侵害妇女权利的违法犯罪,遏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发挥维权联席会议的作用,协调处理侵害妇女大案要案。
(2)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把保护妇女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纳入“五五”普法的总体规划和依法行政工作规划之中。
(3)加强对维护妇女权益专兼职干部特别是女性人民陪审员的培训,提高她们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参与相关案件陪审的能力。
(4)强化对妇女的法律援助,政府法律援助机构必须为符合条件的女性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健全妇女法律援助组织,为女性当事人提供必需的法律援助,让妇女享有平等的法律资源。
(5)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构建覆盖全市的“12338”妇女维权热线网络,开展“平安家庭”和“零家庭暴力社区”创建活动,依托现有资源,加快妇女投诉中心、伤情鉴定中心和救助中心建设步伐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为遭受家庭暴力及处在危急困难状态的妇女提供切实有效的救助。
(6)保障流动妇女权益,城镇社区设立新市民巾帼维权站,为进城务工妇女提供法律咨询、维权服务。
6.妇女与环境
主要目标:优化妇女事业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营造妇女平等参与、同等优先的文明和谐氛围,帮助处于特殊困境妇女的社会发展,提高妇女社会福利的享有水平,促进妇女事业的全面发展。
(1)为妇女创造优美适宜的生态人居环境。农村自来水集中式供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环境质量综合指标达到90。
(2)建立平等文明、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五好文明家庭”占家庭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妇女闲暇时间不断增加,逐步减少妇女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
(3)提高妇女享有社会福利的水平,加快建设各类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等生活活动场所。
(4)逐步建立完善妇女儿童活动和理论研究阵地。
策略措施:
(1)进一步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宣传力度,强化性别意识,消除对妇女的偏见和歧视,营造男女平等竞争,和谐进步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推动社会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2)大力表彰各级各类先进女性典型,主流媒体努力创造条件开办女性专栏,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性别平等观念和优秀妇女典型,宣传妇女发展对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和贡献,提高优秀女性形象对媒介资源的占有率,形成全社会尊重妇女的良好氛围。
(3)加大文化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娱乐场所秩序的违法违章行为,坚决打击有害妇女身心健康的黄色和非法出版物的传播。组织开展有关妇女身心健康、妇女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研究,禁止在宣传媒体、广告和文艺作品中出现有辱妇女人格的作品。强化新闻宣传监督检查,禁止在宣传媒体、广告和文艺作品中出现损害女性形象、污辱女性人格的作品,遏制不良传播对男女平等的负面效应。
(4)引导妇女积极参加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家庭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平安。提高妇女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开展“节约型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在保护环境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5)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妇女活动场所和服务机构,为妇女提供学习、就业、健身、生活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在社区优先发展对家庭生活有较直接影响的公共服务,提高家政服务水平和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使女性有更多的支配时间用以完善自我、发展个性。
(6)积极推进国家生态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依法关闭和整治污染企业,加强对妇女常用保健品、化妆品和卫生用品的质量检测和卫生监督。
(7)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利益,特别要关注少数民族妇女、残疾妇女、老年妇女和单亲妇女的特殊需求,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功能。
(三)重点项目
1.易地重建吴江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2.建立女性人才信息库。
3.开展关爱新市民女性项目。
4.实施女性健康保健工程。成立妇女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5.实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程。健全维权工作机制,完善全市受害妇女儿童信访网络建设。
6.实施妇女乳腺普查计划。
7.实施妇女培训工程,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对广大妇女进行多学科的教育培训,全面实施百名女经营管理人员、百名创业女性、万名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培训计划。
三、组织与实施
(一)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本规划的组织实施。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以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根据规划要求,结合各自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二)各级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妇女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要把规划的实施作为政府管理妇女事务的重要手段,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政绩考核内容。规划实施情况要列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
(三)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实施妇女发展规划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目标任务分解、领导责任签约、年度报告工作、监测统计和评估、主要目标考核排序公布、示范带动、检查督促、重点突破等制度,定期总结交流规划实施情况,推动各项目标的如期实现。
(四)各级政府要为妇女发展规划的实施提供人、财、物的保障。认真落实《中共吴江市委关于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加快推进妇女事业发展的意见》(吴发〔2006〕55号),政府常务会议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妇女工作专题汇报;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机构单设,职级高配,编制到位;把妇女发展规划实施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五)各级政府要接受人大和政协对实施规划、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监督。
四、监测与评估
(一)加强对妇女发展规划实施进程的监测评估,各级政府和各成员单位应将监测统计工作列入本地区、本系统年度常规统计制度,及时准确反映妇女发展的状况和变化;要加强对反映规划执行情况的各项数据资料的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如期达标提供策略。
(二)建立监测评估工作制度。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设立监测评估领导小组,下设监测统计组和专家评估组。领导小组职责是:负责监测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审批监测评估方案和监测评估报告,监督计划执行情况,根据监测评估结果研究提出相应对策。监测统计组负责监测统计工作,由市统计局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专家评估组负责评估工作,由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推荐专家参与。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监测评估机构和工作制度。
(三)建立定期报送和评审制度。市有关部门和各镇、区政府妇儿工委每年要向吴江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和市统计局报送实施《规划》的年度统计报表和监测报告;吴江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组织评审,形成妇女发展状况年度报告。全市2008年进行中期评估,2011年进行终期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