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满足老年人在家门口接受老年教育的愿望,吴江区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建设。
时而鼓掌,时而欢笑,在桃源镇铜罗社区礼堂里,80多位老年人济济一堂,参加桃源镇老年大学的开班典礼,仪式结束后,老年学员们同台表演功夫扇、舞蹈、太极拳、越剧、锡剧、二胡等节目,大家因“学”而聚,其乐融融。
市民施向红介绍,自己住在嘉鸿新都汇小区,今年家门口新开了“老年大学”,走过来10分钟,这里有唱歌、手工、舞蹈、书法……,很多认识的街坊邻居在一起上课、参加活动,生活很充实,感觉很开心。
说起老年大学的话题,正担任盛泽老年大学沪剧教师的吴粮钢打开了话匣子,向我们介绍起了他与老年大学的不解之缘。2018年初,家住盛泽镇的吴粮钢就报名参加了区老年大学的沪剧班。如今,学习优异的吴粮钢已成了学校新开设沪剧班的老师。老年大学的教、学活动,让吴粮钢焕发了活力,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时代,他用两句话概括了自己在老年大学的生活:“我在老年大学亦生亦师,我与学员们亦师亦友。”从物资局人事岗位上退休的宋汉庆,在先后修学了几门课程之后,他发现他最感兴趣的是摄影。宋汉庆学习刻苦,同时报名参加了北门和同里老年大学的摄影班,还参加了区老年大学照片视频编辑课程的学习,学会了用手机APP,将照片进行动态的展示。
2023年,吴江区委区政府把“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列为民生实事项目,由区教育局牵头,区民政局、区委老干部局、区卫健委共同实施。依托区镇街道、社区现有场所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网点,吴江区初步形成了区老年大学、街道办学点、社区老年学堂三级办学网络,通过送教上门、养教联动、引入社会资源等方式派遣或聘用师资。全区现有24个建设点位,本学期新增6655个学位。各点位的课程根据当地老年人的需求开设,有深受老年人欢迎的养生保健、文体项目,有体现江南文化底蕴的手工技艺、非遗传承,还有体现时代特色的智能手机、科技生活等等,满足了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另外,根据老年人的相应水平,有的课程还设置了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
“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打通了老年大学的“最后一公里”,丰富了更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方便老年人就近入学,激发了老年人的个体潜能,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增强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效助力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