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工程建设相关责任主体诚信履约,营造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营商环境,9月4日,区水务局联合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税务、人社、乡镇部门,开展水利工程标后管理专项治理行动“穿透式”检查。
现场检查
联合检查组出发前5分钟,在全区在建水利工程项目中,现场随机抽取了桃源镇2023年农水工程作为当日检查项目。该工程实施后,能提高当地防洪减灾能力,保障河道岸坡的稳定性,增强汛期堤岸的防洪抗冲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联合检查组通过实地踏勘、听取汇报和现场询问等方式,对建设单位的资质、建筑工程承发包合规性、项目管理人员履职情况、项目工程资料和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发现需整改问题12项。
检查组要求,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切实把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全过程、各环节,高效推进问题整改闭环,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提升长效管理能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保项目按时序进度推进。
此次检查,是区水务局做实纪检监察建议整改,持续完善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完善监督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检查已累计开展4次,涉及汾湖、盛泽、同里等板块的在建水利工程,发现问题34项,已完成整改22项。结合检查结果,区水务局总结共性问题,印发《关于开展在建水利工程项目标后管理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在建水利工程参建单位人员考勤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督促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类责任主体做到举一反三、加强防范,坚决避免同类问题出现。同时,开展水利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培训,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今年以来,区水务局着力强化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围绕从严管党治党、纪律作风建设、项目管理体系、内控机制运行等4个方面,确定整改任务37项,制定及完善了《吴江区水利水务监督实施办法(试行)》《苏州市吴江区水务局公职人员防止利益冲突内控管理暂行办法》《水利工程招标人代表内控制度(修订)》《评标专家抽取工作规定》等13项制度办法。在工程招投标领域,形成了标前、标中、标后的全流程监管体系,相关经验做法被《新华日报》报道。通过构建起全周期风险管控体系,实现各类监督力量集中、优势互补,做到问题弱项逐项攻坚、快查快处,有效减少了招投标围标串标、利益冲突等风险隐患,推动工程标后管理不严格等实际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