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公证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发挥公证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中的优势和作用,试点推进“公证+调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公证+调解”主阵地进一步扩大。在区矛调中心新增一处公证窗口,每周固定时间指派“公证老娘舅”坐班服务,及时响应公证调解需求,自今年8月入驻以来,已接待咨询20余件,对接参与调解纠纷6起,引导公证申请4件。同时,依托“公证+司法所+两级矛调中心”建立民事纠纷基层就地调解模式,与区法院、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部门加强常态化联系协作,基本形成线上快速响应、线下火速参与的协同化解格局,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关口前置、防线下移。截至目前,已接收各部门移交案件19起,经公证参与均已实质性化解。
二是“公证+调解”解纷场景进一步延伸。深入村(社区)上门服务,对婚姻、继承等家事纠纷和邻里纠纷进行调解,主动介入物管纠纷服务小区业委会成立换届及物业公司改聘。联动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对交通事故、工伤工亡事故等纠纷第一时间协助化解。对接市场监管局、律师事务所,开展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调解和维权。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信用卡纠纷、消费贷纠纷、经营贷纠纷等金融纠纷,提供公证调解服务。今年以来,已通过“公证+调解”化解继承纠纷7件,协助民工依法讨薪6起,快速处置交通事故纠纷、邻里纠纷、家事纠纷共5起,处理完毕行政执法、商业秘密纠纷共4起,经过“公证+调解”化解的纠纷无一再有质疑而进入诉讼程序。
三是“公证+调解”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升级。对全面投放在各乡镇(街道)的“智慧公证”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进行软硬件设施升级更新,搭建线上调解平台,依托远程视频公证服务,实现远程调解等功能,提高调解便利性,高效解决各类涉法纠纷。推广“苏州存证”公证区块链存证平台,充分利用存证平台中的录音、录像、拍照、视频会议等功能,广泛应用于纠纷调解过程中。同时,加强业务培训交流,邀请吴江区人民调解协会会长、资深公证员授课,“公证明白人”联络员、区镇人民调解员、法庭人民调解员助理参加,进一步提升调证对接质效。今年以来,已召开2期“公证+调解”业务培训覆盖70余人次,“苏州存证”公证区块链存证平台涉及纠纷调解的存证数据已达17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