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通过建立“生态链、区块链、联盟链”三大链接,有效推动示范区跨域执法监督协同。
一是建立执法协同生态链。上海市青浦区、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善县三地联合出台《示范区行政执法协同指导意见》《示范区行政执法协同实施办法》等8项制度文件,建立标准适用统一、案件管辖协调、执法资源共享、执法协作配合等执法协同机制。围绕示范区行政裁量权基准协同建设、示范区重点行政执法领域指导案例培育等内容分别编制专项工作方案,细化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确保创新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三地已培育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公安等6大领域跨域执法协同优秀指导案例30个。
二是创建智慧协作区块链。建设示范区执法跨域协作应用系统,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域数据共享、跨域联合执法、跨域证据互认、跨域集体会商、案件交叉评查、执法基准协同6大应用场景切换自如,着力为全链条规范区域行政执法协同、打造政府治理信息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提供创新范本。截至目前,已汇集青吴嘉三地执法主体与人员数据436条、行政处罚数据1455条,开展线上疑难案件协商研讨2次,跨域证据协查平均耗时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大大提升了三地协作执法效能。
三是打造执法监督联盟链。建立三地行政执法争议专家库,为长三角示范区办理重大、疑难、复杂的行政执法案件提供咨询意见,推动实现长三角地区执法案件“类案类判”。连续三年开展示范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对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9类重点领域50余卷行政执法案卷开展交叉互评并加强研判通报,共同垒实防范执法突出问题安全屏障。梳理三地46家行政执法部门892项行政处罚“免罚轻罚”事项,形成第一批次《示范区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提示清单》涉62件事项,2023年以来三地共办理免罚、轻罚案件26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