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州市吴江区2021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决算草案以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2年7月8日在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审计局局长李小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吴江区人民政府委托,报告2021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决算草案以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按照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区审计局对2021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决算草案以及其他财政收支的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中,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审计监督,加强对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政府投资工程、区属国企运行等方面的审计力度,以高质量审计保障高质量发展。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
2021年,全区各地各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苏州工作以及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向好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积极发挥财政政策效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坚决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涵养可持续税源,推进税收协同共治,提升税源建设水平。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4.53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8.06亿元,完成收入预算的103.92%,比上年增收21.58亿元,增长9.13%,税收占比85.59%。
——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民生保障不断提升。全面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坚持民生优先,加大对教育、节能环保、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全区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282.7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80.53%。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有效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加快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年财政科技投入23.95亿元,同比增长19.21%。修订和完善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安排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与产业政策协同效应,全面提升发展质效,高水平推进示范区建设。
——加大问题查处力度,整改工作取得实效。2021年区审计局全年开展国家审计项目28项,查出问题金额20.54亿元,发现非金额计量问题330个,移送问题线索7项。对审计查出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单位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共计制定整改措施302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4项,促进整改落实资金17.04亿元。
一、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区审计局围绕预算法的贯彻实施,重点关注区本级、区级部门、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预算管理情况,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
(一)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1.非税收入23515.14万元未及时缴库。截至2021年12月底,非税收入应缴国库款18380.03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利息结余5135.11万元未及时缴库,区财政已于2022年3月底将以上款项全部缴入国库。
2.代编预算下达超过规定时间,且逾期未下达的代编预算未及时收回统筹使用。2021年区财政代编一般公共预算项目中,25个项目未在6月30日前下达,涉及金额46823.87万元,其中有12个项目至年末指标结余10168.27万元未及时收回统筹使用。
3.存量资金两年以上未统筹使用。截至2021年12月底,吴江区财政局非税收入清算专户账共计90212.02万元存量资金结转2年以上未统筹使用。经审计指出后,上述资金已于2022年4月入库。
4.少数专项债券支付进度慢。涉及3个新增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5500万元。
5.对外投资会计核算不规范。区国资办对外投资的吴江区代建局和吴江区土地储备中心属于非营利法人单位,国资办未按规定转出上述2户15010万元出资款。
6.政府财务报告披露不全。一是2020年度吴江区本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中“其他财政存款”未包含苏州市吴江区财政局粮食风险基金专户资金余额1078.56万元;二是区国资办资产账固定资产未纳入2020年度吴江区本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报范围,涉及固定资产原值4601.20万元,累计折旧1818.08万元。
(二)区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1.部分项目预算执行进度较慢。涉及10个预算单位的14个项目年初预算指标执行率低于50%,共计684.27万元。
2.部分预算单位公用支出占用定额包干费用和一般管理事务项目经费。一是涉及1个预算单位430万元劳务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支出在一般管理事务项目-公务用车费中列支;二是涉及3个预算单位12万元工会经费支出在一般管理事务项目-福利费中列支。
3.建管维用经费挂账未及时清理。涉及2020年、2021年镇(区)财政“建管维用”费用共计5986.80万元,造成财政资金沉淀。
(三)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1.非税收入管理不规范。截至2021年12月底开发区和东太湖度假区非税收入29156.35万元未及时缴库(至5月已缴库12327.90万元);开发区收取开挖赔偿金等22.88万元非税收入滞留部门未按规定上缴。
2.部分项目预算执行进度较慢。开发区22个预算单位145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低于50%,共计18323.20万元。东太湖度假区涉及7个预算单位61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低于50%,共计2406.11万元。
3.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未收回统筹使用。截至2022年5月底,开发区涉及229.01万元指标结转已满2年仍未使用完毕。
4.已取消的保证金未及时清退。截至2022年5月底,开发区以前年度收取的廉政保证金、安全文明施工保证金共计74.35万元未及时清退。
5.投资国有企业9000万元未列入预算。东太湖度假区支出9000万元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苏州湾投资发展(江苏)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上述资金未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6.长期股权投资1.01亿元未按规定披露。苏州市湖区发展有限公司(实收资本1亿元)、苏州吴江街区一号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实收资本100万元)未列入东太湖度假区2020年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及附注。
二、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审计情况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聚焦高质量发展,对吴江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政策和部署落实情况开展审计。
(一)吴江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审计
1.扶持政策制定方面。一是部分实施细则规定不明确,实务操作标准不一,部分政策和细则制定不科学;二是个别实施细则和办理流程未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是部分项目未明确申报所属期,执行标准不一。
2.项目审批和资金管理方面。一是部分项目审核把关不严导致多发放补贴;二是部分奖补项目申报不真实、缺材料证明,价外税额计入收入等,造成多发放补贴52.09万元。
(二)生态文明建设审计
结合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对东太湖度假区和汾湖高新区(黎里镇)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
1.土地资源管理方面。东太湖度假区实际耕地面积未达专项规划确定的任务量。汾湖高新区(黎里镇)部分复垦项目所涉及的耕地被违规占用。
2.水资源管理及水污染防治方面。东太湖度假区新艺污水处理厂未按规定安装在线监测系统。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元荡湖心断面水质总年均值未达到湖库Ⅲ类的考核标准。
3.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东太湖度假区2020年大气臭氧浓度总年均值超标。
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
(一)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根据省厅统一组织,对吴江区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审计,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健全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绩效,促进教育优质公平,审计发现:
1.教育经费管理不规范。部分学校挤占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用于其人员经费等方面;部分学校超省定范围收费,主要为洗浴费、水电费等。
2.部分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建设管理不到位。部分工程项目未按约定缴纳履约保证金;部分代建工程代建单位未参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合同管理等过程。
3.食堂经营管理不规范。部分学校食堂开支结余控制不严,盈余或亏损占当年收入总额比超过规定的3%;部分学校未及时清退毕业学生伙食费5.81万元;部分学校食堂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食堂物资管理人员未定期轮换。
(二)财政涉粮专项资金审计
对2021年度吴江区财政涉粮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审计发现:
1.对储备粮按时轮换出库情况监督不够到位。吴江购销公司对民营承储企业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轮换出库监督不够到位,承储企业在每批储备粮轮换出库后未按规定向区发改委报送验收。
2.地方储备粮食出入库质量安全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执行不到位。2021年地方储备粮出入库质量、储存、卫生指标检测结果由区发改委下属吴江区粮食质量监测所盖章出具,但未见检验人、审核人签发确认。
3.吴江区地方储备粮补贴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对照现行的储备粮补贴资金政策,吴江区地方储备粮轮换费补贴、收购费补贴的部分环节管理不规范。
(三)京杭大运河苏州吴江段堤防加固工程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对京杭大运河苏州吴江段堤防加固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和征地移民安置情况进行审计,本项目概算为8.70亿元,截至审计日,项目已实施金额7.03亿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截至审计日,项目部分建设用地批复尚未取得。
2.进度滞后,存在完工验收不及时、部分标段未完工的情况。
3.合同约定不够完善导致结算争议较大,结算周期拖长。
4.未及时办理结算程序。
四、政府投资审计
区审计局2021年度继续把好政府投资工程结算、决算、跟踪审计环节,切实提升财政资金绩效。共出具工程结算审计报告348份,送审金额73.83亿元,审定金额66.73亿元,共计核减7.10亿元;实施跟踪审计18个项目,其中已完成4个,正常推进中14个,涉及预算投资金额122.69亿元;开展竣工决算项目2个。
(一)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审计
审计发现和披露建设管理问题32个,9个项目的标底编制存在质量问题,审计挽回损失369.37万元;15个审结项目存在工程款超付的问题,4个项目已支付金额超审定金额。
(二)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
部分项目进展较为缓慢,建设进度与投资计划偏差较大;个别工程存在未经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工程进度款审核不严和未及时办理变更备案手续等问题。
(三)政府投资项目决算审计
部分项目未取得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批复文件;部分项目存在部分电力和政府采购工程竣工后未经审核即办理结算的问题,审计过程中追回多付工程款312.71万元。
五、国有企业审计
2021年区审计局对原苏州市吴江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原苏州市吴江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和原苏州市吴江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国企内控存在薄弱环节。购买理财产品未履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经营业务管理的内控制度不完善,缺少合同履行情况的管控台账;票据管理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台账不健全;对下属公司合同履行情况管理不到位;“十三五”部分规划目标未完成。
(二)部分国企工程建设管理不规范。建设工程规避招投标;工程代建过程中存在用地未批先建以及违规占用农用地的情况;工程项目代建过程中对项目进度管理不到位;项目质保金到期未及时清退。
(三)部分国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管理不到位。未开展等保;未未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信息系统利用率低。
六、加强财政管理监督的建议
(一)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升财政资源绩效。加强预算编制管理,优化财政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完善项目库管理,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立足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保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确保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实际使用形成的投资规模大幅度增加;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推进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推进重大政策贯彻落实。聚焦重点领域项目和资金使用情况,压实主体责任,规范资金使用,切实保障人民利益。完善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制度,更好发挥扶持效应;全面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水平,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提升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强化储备粮管理,确保全区粮食安全。
(三)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效益。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强化落实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确保我区政府投资项目高效有序推进,切实发挥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强化国有企业监管,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健全细化“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及操作规程,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推动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当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有关部门、单位对以上审计发现的问题正在积极整改落实中,区审计局将认真督促整改,并将在年底前专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结果。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吴江撤市设区十周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审计法,依法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吴江区坚定走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最前列,打造“创新湖区”、“乐居之城”作出积极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